在當今的市場中,許許多多的人選擇了創業來實現自身的價值。然而在創業的過程中有很多創業失敗人士都抱怨客觀條件的缺失,而不去想導致自我創業失敗的真正原因,相信看完這篇創業故事,你就能明白創業成敗,關鍵是否在于自己。
高中學歷,34歲下崗,從鞋模生意起步,一個高中畢業生,一個從來沒有想過當老板的人,在無奈的情況下選擇自我創業,結果竟出乎意料的好。4年過后,他不僅解決了生存問題,而且創辦了一個擁有200名員工的企業。這個人就是深圳下崗職工郭大寶。
郭大寶是安徽蕪湖的農家子弟,曾當過兵,1995年來深在一家信息公司當職員。1999年底,他所在的深圳某證券信息企業宣告破產。郭大寶被迫下崗,此時他已34歲。他的愛人在超市工作,月入不過1500,女兒僅一歲多,郭大寶下崗后政府發給他的每月大約保障金400多元,夫妻兩人的工資加起來幾乎不夠養孩子。然而,壞運氣還在繼續,郭大寶下崗10個月后愛人也下崗了。
那陣子,郭大寶天天翻報紙找工作,他也多次去過人才大市場,一個高中生,年齡又老大不小的,沒人肯雇他。郭大寶很感激市勞動局,當時市勞動局給下崗職工每人提供三次免費培訓,課程有美容美發、餐飲等技能培訓,也有自我創業。郭大寶進了創業培訓班。
郭大寶有兩個特別要好的老鄉,一個事業有成,另一個在深圳塑料行業多年,手里正有一個好項目。朋友都勸郭大寶自己干。有錢的朋友出資7萬元,另一個朋友提供項目信息,由郭大寶具體操作。郭大寶朋友手里現成的項目就是專為出口鞋訂做鞋模。據郭大寶朋友提供的信息,當時僅東莞長安有一家臺資企業生產這種鞋模,較大的用戶也在東莞,是一家位居世界前位的臺資鞋廠。郭大寶直接找到這家臺資制鞋企業,郭大寶沒想到,出面接見他的竟是企業總經理和七、八個企業主管。大家圍著一張長條桌談事的時候,郭大寶的腿一直在發抖,在這之前他并沒有見過鞋模,手上也沒現成的產品。
郭大寶只記得那位臺灣老板說:“我不管你怎么做產品,東西好,價格合適,交貨及時,我就會買你的貨。”正是這句話讓郭大寶看到希望。郭大寶和朋友合伙的企業是深圳市群博實業有限公司。起初他們買別人的產品,再賣給臺灣老板,由于量小,賣價并不比別人低多少,臺灣老板還是買了他們的貨。與這家臺灣大企業做成生意為群博帶來了信譽。群博實業和一些小規模企業談生意時,對方一聽說那家臺資大廠都是群博的客戶,也就跟著訂了貨。
接連三個月每月賠8000。朋友有點想撤資,郭大寶問大舅子借了3萬元繼續干。三個月后生意開始好轉。郭大寶正式買了設備,在公明鎮租了廠房大干起來。三位朋友也各自明確了股份,郭大寶是第二大股東。如今,群博實業已經是業內較大的鞋模供貨商,每月鞋模訂單達30至40萬元。
個項目的成功使郭大寶悟出兩點,,所有的購貨商都不會滿足只從一家供應商處拿貨,因為這樣不僅有風險,也容易被對方掌控;第二,小商船要敢碰巡洋艦。郭大寶認為,如果小企業一開始就能和大客戶做成生意,不僅生意穩定了,而且技術質量等起點較高,另外,小企業一開始主攻一個大客戶也容易集中人力物力提率,利于做大。
在鞋模產品上了軌道時,郭大寶又看上了另一個和鞋相關的產品———鞋撐。郭大寶想,都是鞋上用的配件,也是同一個購貨企業,上這個產品應該不會很難。
郭大寶說,別看同是鞋上用的東西,由于鞋撐行業已相當成熟,后來者根本無成本優勢。郭大寶發現自己的每個鞋撐材料的進貨價比人家的成品價還貴了1分錢。這個項目的失敗讓郭大寶悟到,進入一個很成熟的行業,除非有經濟實力賠得起,在賠中積累經驗;第二,有新技術或新工藝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否則好不要盲目生產。
2002年報紙上一片“禁白”聲,郭大寶被環保餐具的市場需求所吸引,開始研制環保餐具。兩年多過去了,許多環保餐具企業撐不下去了,郭大寶的環保餐具產品卻一點點做大。郭大寶做環保餐具一開始就著眼于技術的研發,想方設法降低成本而不是忙著擴大規模。
在做環保餐具的同時,他也開始生產雞蛋、蔬菜托盤。他的銷售路線是農村包圍城市,到農村、農戶的家里去銷售托盤,蔬菜托盤則委找代理公司銷售,群博實業生產的托盤已經進入深圳的許多大超市?;厥姿哪甑膭摌I經歷,郭大寶感嘆人的能力較強。記者在這位被迫走向成功的創業者身上,看到了創業帶給他的自信和快樂。
從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下崗職工到富豪的蛻變之路,一個一無所有的創業者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邁向成功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相信有創業夢想的你,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拼搏,終會打造屬于自己的財富事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