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教育集團在市場中是的品牌,作為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可謂是家喻戶曉,他的勵志演講給了很多青年大學生以及創業者以鼓舞和激勵,他被譽為“心靈導師”、“精神好”。 接下來我們就來讀讀這位富有老師背后的那些事。
2006年9月7日晚9點25分,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在紐交所敲響了股市鐘。一路高唱著“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的俞敏洪老師,終于帶領新東方成功上市,而且剛剛卡在9月8日“紅籌”公司境外上市“時間窗口”收攏之前。據測算,上市后,44歲的俞敏洪資產至少高達1.21億美元,可謂“中國富有的教師”。
不過,俞敏洪現在應該為自己這個“搶來的小紅籌”感到暗暗后怕。9月8日,由商務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的《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規定》(以下簡稱“新規定”)將正式實行,如果在新規定實施前無法實現境外上市,那么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2004年5月在多倫多發布的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的全球戰略計劃,將大打折扣。
新東方上市刷新了中國教育業在美國上市的零紀錄。這是一個既值得稱道又曾經引發爭議的話題。從1993年注冊成立的一個小學校到融資過億的上市公司,新東方這條“尋找希望”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他值得人稱道的一點是,幫助數以萬計的年輕人實現了出國夢。”一位“海歸”基金經理提起俞敏洪很是感念。他在1998-1999年間曾是新東方一名學員,暑假里每天騎著車到新東方位于北京北四環的總部念托福培訓班。
即將擁有1000萬學子的新東方怎么會缺錢呢?但是很多專家都將“缺錢”認做是俞敏洪做出上市決定的主要想法。并購專家冀書鵬認為,雖然俞敏洪每年在培訓費用上的收益很大,但是他所要承擔的教師成本和運營成本更高。比如教師的工資,在新東方里普通的教師一小時的課時費也要1000元,優秀教師的課時費幾乎是不封頂的,新東方曾經出現過給教師發不出工資的現象。
另外,目前在外語培訓領域里新東方面臨的競爭十分嚴峻。據冀書鵬介紹,在新東方的財務報表中,其長期資本凈值常常是小于長期資產凈值的。也就是說俞敏洪的新東方在用短期融資做長期投資(既短融長投),這樣在年報中反映出的數據將無法利好。在這樣的情況下,境外上市是俞敏洪的不錯融資選擇。
謝博(化名)是今年進入北京新東方學校的一名英語教師。昨天,他向記者講述了俞敏洪的個人價值運算公式。俞敏洪喜歡和員工以及學生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想知道自己的價值有多少,看看你身邊的朋友,選出5個朋友,他們價值的平均值就是你的價值。
謝博認為,新東方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績,與俞敏洪的領導風格很有關系。他這個人喜歡交朋友,這些年來,新東方的發展軌跡也劃出了他交朋友的軌跡。“他在北京大學讀書的時候就結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在他日后的事業上幫助不小。”謝博說。
我的另一次刻骨銘心的失敗是我的留學夢的破滅。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出現了留學熱潮,我的很多同學和朋友都相繼出國。我在家庭和社會的壓力下也開始動心了。1988年我托福考了高分,但就在我全力以赴為出國而奮斗時,動蕩的1989年導致美國對中國緊縮留學政策。以后的兩年,中國赴美留學人數大減,再加上我在北大學習成績并不算優秀,赴美留學的夢想在努力了3年半后付諸東流,一起逝去的還有我所有的積蓄。為了謀生,我到北大外面去兼課教書,因觸犯北大的利益而被記過處分。
為了挽救顏面我不得不離開北大,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無天日的地步。但正是這些折磨使我找到了新的機會。盡管留學失敗,我卻對出國考試和出國流程了如指掌;盡管沒有面子在北大待下去,我反而因此對培訓行業越來越熟悉。正是這些,幫助我抓住了個人生命中較大的一次機會:創辦了北京新東方學校。
一個人可以從生命的磨難和失敗中成長,正像腐朽的土壤中可以生長鮮活的植物。土壤也許腐朽,但它可以為植物提供營養;失敗固然可惜,但它可以磨煉我們的智慧和勇氣,進而創造更多的機會。只有當我們能夠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失敗和考驗,我們才能成熟、收獲。而那些失敗和挫折,都將成為生命中的無價之寶,值得我們在記憶深處收藏。
俞敏洪說管理:如果我們“新東方”的員工每個人都板著臉上班,大家就會感覺像窒息了一樣,可能我們給他再多的錢他也不一定在“新東方”干了,除非他是個喜歡受氣的受虐狂。俞敏洪說人際關系:尤其在中國這個比較復雜的社會中,大家要學會想辦法諒解別人,要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很成熟,很不錯,你才能把事情做成。
俞敏洪說缺憾:當一個人什么都不缺的時候,他的生存空間就被剝奪掉了。如果我們每天早上醒過來,感到自己今天缺點兒什么,感到自己還需要更加不錯,感到自己還有追求,那是一件多么值得高興的事情啊!
新東方人都有一種電線桿情結,因為大家都知新東方初是靠老俞在電線桿上一張一張貼廣告起家的。有一次市政建設,有人要把新東方外面的兩根電線桿一起拆了,老俞一看急了,死皮賴臉地不讓人家拆,末了終于用7萬搞定了。新東方那些老師,別看他們一個一個都人模人樣的,其實都是流氓(插花:流氓太嚴重了,不過是痞子而已),沒事就湊在一起打牌搓麻將,輸掉的人就跑到外面抱著電線桿大叫一聲,“我得救啦!”當然,大家也知道電線桿上貼得多的是什么類型的廣告。
大家都知道老俞家的錢是用麻袋來裝的,有一天北京新東方的兩個老師覺得工資太少就商量著去老俞家拿點錢,他們到了老俞家一看,門窗緊鎖,于是一個老師對另一個老師說,“You do the door, I do the window.”(你撬門,我爬窗)這就是do這種牛皮膏單詞的用法。
通過這篇文章的詳細敘述,我們相信廣大的創業者對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博學廣知,更重要的是他有不斷進取的精神。希望你也能汲取他的創業精神,通過自己的恒心與努力,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