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年前他是山東省平度縣祝溝鎮孟各莊生人,簡稱:青島人。 十六年前他是北京學子,同時也是北京外來務工人員,是把求學演變成謀生的近似路遙筆下人物的農村大學生。后來,他是政府干部,創業功臣,暴發戶,狂人,閑人。現在他度盡劫數,有幸回歸為一個真實創業者,他是楊守彬,旗幟教育董事長。
楊守彬自述:
我的創業起始早應該是從故鄉開始---那個三面環河的農村。田間地頭賣過冰棍,走街串巷收過酒瓶子,溝壑里撿過廢舊塑料(10110,-5.00,-0.05%)薄膜,這些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小生意收入讓我做了一件至今讓我終生驕傲的“小事情”:用收酒瓶子掙得錢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買了當時農村稀有的水果和午餐肉罐頭孝敬他們。
1996年夏,山東省優秀學生干部和青島市三好學生的我接到了北京商學院錄取通知學,傷感整個夏天,帶著家里連借帶湊的4000只身來到北京,交完了所有入學費用3721元后身上只有279元,我用這279元度過了四年的大學生活。此間四年,與其說我是一個學生,不如說我是一個生意人。經商成為了我的主業,上課反倒成為了我的副業。
抓住所有可以掙到錢的機會:烤鴨店去打荷,商場促銷,抄信,家教,給報紙分類信息, 賣火車站地下通道燈箱廣告,倒賣子彈頭保溫杯, 熟能生巧, 后來干的事檔次開始提高,給企業寫策劃方案, 接市場全案和渠道之類的開發大活,操作了諸如旭日升冰茶暖茶的北京市場策劃,重慶奧妮潤發的理發店燈箱廣告的鋪點,海飛絲洗發水大學市場終端宣傳等“大案要案”。 什么是學生暴發戶?手拿大哥大,腰別BB機的, 月入十幾萬,那正是我。憑著原始的驅動力和商業嗅覺,我在上個世紀的末了四年在360行中至少干過了36行。
當然那段時光,也并不總是一帆風順,1999年我傾其所有投入資金去做隨身聽和文曲星的大學生市場,批發,然后組織了銷售隊伍到高校的宿舍進行上門銷售,怎料,上游供貨人因為涉嫌走私被緝拿了,貨、款兩空,然后勉強度日,過了一個難忘的冬季,一雙皮鞋墊了四雙鞋墊子,只因為皮鞋的底已經磨了很大的洞,靠鞋墊子當鞋底來穿。
走過化雪后的路,水從鞋底灌入其中,其冷,其冰,其疼,至今記憶猶新,難以忘懷。在大四那年,我和朋友組建團隊參加“中國世紀創業比賽”。但這并沒有阻擋身上的小農意識,那就是北京戶口比什么都重要,大學畢業后我沒有直接拿著獎金去創業,而是去了機關工作。那幾年,不講也罷,終于,再也無法按捺夢牽魂繞的創業沖動,正式的創業旅程開啟。經歷過之前的多次小試牛刀,加上在工作形成的對宏觀社會與經濟趨勢認識的能力,對創業和經營企業充滿了信心。
離開政府機關,參與了歐典地板的創業打天下階段,負責戰略和市場營銷,憑借出色的品牌運作歐典很快成為眾人熟知的地板品牌,成為家具建材行業中受人矚目、崛起的行業黑馬。兩年后因與老板的經營理念不和,離開后獨立創建了麗舍公司,與美國HEALTHMATE合作生產和銷售健康設備,在煙臺建立了三萬多平米的生產工廠,在全國127個城市建設了銷售渠道和終端,借助非典之后國人健康意識的提升和到位的營銷戰略,業務風生水起,我正式獲取了次像模像樣的成功,旁人的艷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紛至沓來的報道,刺激了自己的欲望,我當時非常認真地認為自己離成功的企業家,只差一步之遙。怎么將自己的事業做更大,我滿腦子想的都是這個事。
開始,我陸續投資創建了做美容化妝品瑞金德,經營廣告的西典,做互聯網家庭管理的家里會,從事教育培訓的旗幟等,甚至還投資了雜志,末了在這些公司的基礎上成立了一個西典投資控股公司,夢想有一天將它打造成李嘉誠的長江系。結局你大概能猜得出,攤子越鋪越大,時間越來越不夠用,資源越來越不集中,自己的心志與精力開始被分散,乃至被打成碎片。
企業經營開始逐漸出現問題,到處去救火,幾年下來精疲力竭,加上經營中的很多時間都在忙于“人面、場面、情面”,問題就越發嚴重,末了處在崩盤的邊緣,當初是那么想成就自己的事業,怎料夢想離我越來越遠。怎么辦?將部分公司關掉?這種痛苦就像是養了個殘疾兒子,看著心疼,拋棄更心疼,在其后的兩年多時間里就在這種惶恐中度過,一度自己的精神差點隨著企業一樣破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