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雁寧路上的一條小巷子里,一個名為“古吉”的咖啡館極不起眼。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陳銘習慣性地坐在“古吉”咖啡館那個靠窗戶下午照不進陽光的位置,悠閑地打開筆記本電腦,先瀏覽了一些主流網站的新聞之后,他抿了一口午飯后才泡上的菊花茶,登錄了自己名為“天涯歸客”的微博:“那個卡布基諾真好喝,下次一定帶朋友來!”、“老板,咖啡的價位有點高哦!”、“常去‘古吉’,感覺很溫馨。一個人的時候也經常去,靜靜地享受著咖啡的苦澀,回憶起過往的點滴,想想明天,生活其實很美好!”……
現在,登錄微博幾乎成了陳銘每天的必修課。其實,在一年前“古吉咖啡館”開業的時候,陳銘就將QQ、博客、微博確定為咖啡館的推廣平臺,他幾乎每天都會在網絡上發布“古吉”的新品咖啡和趣事,這種推廣模式一開始的時候也僅在朋友圈里奏效,一年下來,朋友圈愈來愈廣,慕名而來的顧客也越來越多。現在,面積僅有10平方米的“古吉”每天都能接待上百位顧客。
畢業后決定自主創業
“網絡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在我初開始籌劃開設一家小型咖啡館的時候家里人也勸過我,覺得店面地段不好,即使飲品口感可以,別人不知道也是閑的,怕到末了自己辛苦半天不賺錢反賠錢。但我當時已經決心要自主創業,也相信利用網絡平臺推廣‘古吉’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結果證明:我的預言變成現實了。”說到這里的時候,90后小伙陳銘暖暖地笑了。說起“古吉咖啡館”的時候,向來寡言少語的陳銘總會變得絮叨起來,像是這僅有10平方米的空間里有一本長篇小說的內容一樣,講也講不完。
今年21歲的陳銘是蘭州人,兩年前在貴陽一所職業院校畢業后,他放棄了去南京一家大型工廠上班的機會,而是回到蘭州準備自己創業。其實,畢業以后開一家自己的咖啡館這個念頭,陳銘在上職校的時候就有了。當時,學校附近有一家格調清新優雅且飲品非常好喝的咖啡館,很多同學都很喜歡去那里消遣,咖啡館的生意也很不錯。慢慢地,去的次數一多陳銘也逐漸與老板熟悉了,他很喜歡這樣的咖啡館,于是決定跟店主學習調制各類飲品及咖啡的手藝。一個偶然的機會,店主正好招募假期工他便去了,盡管掙得不多,但他很喜歡自己的工作。因為想到將來自己也要開一家咖啡館,他學習、調制的時候便格外用心,有時還嘗試著自己研制新飲品。就這樣,一晃兩年過去了,他也畢業了。畢業以后,他毅然決定回蘭州實現自己的夢想。
網絡成就了小小咖啡館
“可能因為我們家是工薪階層的緣故,父母總希望我也能和他們一樣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上班掙錢,結婚生子。當時他們不是很同意我自己創業,但我一再堅持,爸媽也就妥協了,用爸媽的話說:就是陪我賭一場,即使輸也認了。”提及開設咖啡館之初的挫折陳銘很坦然。就這樣,2010年底,“古吉咖啡館”掛牌開張了。這一年多來,他一個人用心經營著自己一手創建的“古吉”,經營著自己的夢想,他說自己每天都很開心,因為可以親手調制咖啡,更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自己精心調制的咖啡。
現在,“古吉咖啡館”每天都能接待上百名顧客,陳銘的收入狀況也從初的入不敷出、收支平衡逐漸發展到盈利了。陳銘說,和眾多旺鋪不同,“古吉”的位置的確很偏,不是住在附近的人,人們很難發現這里還有一家咖啡館,但他花心思讓“古吉”變得很溫馨,讓每一位走進“古吉”的朋友都能記住這里,下次還來這里。陳銘坦言,“古吉”能走到現在全靠網友們的支持,可以說是網絡成就了“古吉”。眼下,他正在制作“古吉”的會員卡,希望能通過讓利的方式回報一年多來支持他一起走過的顧客和網友。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