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一家人會圍坐在桌子邊一起吃早飯,我喜歡吃巷口那家的炸油條,熱氣騰騰剛出鍋的油條,吃起來香香酥酥的,這是分享美食的快樂,更是一種濃濃的家的氛圍?,F在基本上生活節奏都比較快,在上班路上草草解決早飯,這樣既對胃不好,也少了一份吃到美食的感覺。
油條對于我們來說是早點,是食品,可對于劉洪安來說,那是一份努力奮斗的事業。劉洪安,80后,河北省保定市“油條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經理。雖然他是河北保定市財貿學校的會計畢業,但卻改行創業賣起了早點。初,為了省油,他也把炸油條的油底留在第二天再使用。后來,小劉通過媒體了解到,食用油反復加溫會產生大量有害物質,會對人體造成很大危害。于是在2012年初,他便使用一級大豆色拉油炸油條,而且每天一換,自此他賣上了“良心油條”,他也被網友親切地稱為“良心油條哥”。
自2009年,劉洪安和妻子用幾千元從親戚手中“盤”下這個臨街小鋪,一年365天只有從臘月二十八到正月初十是假期。在這十幾天中,他們不必凌晨2時匆匆起床,趕到藍色鐵皮小屋開門迎客。
2012年的這個春節,劉洪安雖然也給自己放了假,但卻一直“沒閑著”,他在反復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已經營兩年的早點小鋪“打出自己的牌子”。
劉洪安2000年畢業于保定市財貿學校財會,畢業后又通過成人教育考試,取得大專學歷。此后多年,雖一直從事面點制作加工,可經常讀《論語》、《曾國藩家書》的習慣,使擁有大專學歷的他在眾多面點師中,顯得有些卓爾不群。
春節期間,電視臺播出的一檔健康節目,引起了劉洪安關注:一位專家在指出食用油經過反復加溫后,會產生大量有害物質,同時還特意為煎炸食物的剩油使用支招。這無疑成為砸在苦苦思索中的劉洪安頭上的那個“蘋果”。
春節后一開業,藍色鐵皮小屋就立刻來了個“華麗轉身”。他撤下了“家家快餐”的舊招牌,換上了“劉家豆腐腦”的新牌子,幾名工作人員則統一了藍帽子、白上衣、紅圍裙的著裝,同時這個早餐攤更亮出了“安全用油、杜絕復炸”的承諾。
他打印了一份“告知新老顧客”的宣傳單,貼在鐵皮小屋的窗戶上——新年伊始,向尊敬的顧客鄭重承諾:本店油條用油是一級大豆色拉油,是從植物油公司批量進入。油條用油每天都是新油,不含一滴復炸油,也請您審查和監督。
劉洪安還準備了 “驗油勺”?!膀炗蜕住迸?,他還不忘貼上從互聯網上搜集的快速驗油“小竅門”?!耙郧暗挠陀蒙鬃右ㄆ饋?,里邊可以看到‘黑星星’,而油條吃下去也感覺‘頂胃’……”
“杜絕復炸”的承諾也好、“驗油勺”的使用也好,這樣營銷創意的起點都是源于他在《論語》中讀到的一個簡單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這句“名言”也在2012年2月后登上了“劉家豆腐腦”的新招牌,成為這位有大專學歷的面點師的“營銷理念”。
油條杜絕復炸后,成本也相應增加,為此劉洪安將油條的價格每斤提高了1元,“從每斤4元漲到了每斤5元” 。可來吃早餐的人卻不減反增。經當地媒體報道后,劉洪安在網上也迅速走紅,“劉家豆腐腦”的生意得用“火爆”來形容了。炸油條時,每次油鍋要放油20斤。劉洪安每天炸80多斤油條,要用油15斤左右,鍋里還有5斤剩油?!斑^去,這些剩油下一次炸油條時都會‘滾’著用。”
而今這5斤剩油,表面兩斤“清涼油”,他會舀出來,炸辣椒油或用來拌肉餡做餡餅;剩下的3斤“黑油底”則會全部倒掉。他批量采購的大豆色拉油每斤5.05元,每天倒掉3斤“黑油底”,成本增加15.15元。而油條價格每斤增加1元,80斤油條就是80元。減去增加的成本,劉洪安每天還會多賺65元左右。
油條雖然香口好吃,因為是油炸食品,小編也不建議大家經常吃,吃的時候建議搭配一些清淡的豆漿、水果等。不過從劉洪安的身上我想大家應該領悟的了做生意的門道,技術、勤奮和誠信,真的是成功的必備要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