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打工的浪潮蔓延到華夏大地的每個角落。人懷揣著淘金夢想,摩拳擦掌準備南下廣東一試。當時只有20多歲的袁有江自然也在其中。那時,袁有江任教于六安市輕工中學。他已經當了爸爸,一個月只有100多元工資,不僅要交房租,還要養活一家老小。這時,袁有江收到了一個在深圳打工的老鄉寫來的信。老鄉在信里描繪了深圳的快活生活,字里行間彌漫著繁華富足的氣息。
很快,袁有江便辭職了。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給父母之后,他便和妻子出發了。當他們抵達深圳坪山,老鄉的工廠早已招滿了人。無奈,他只能自己去找工作。剛開始,只能從搬運工做起,每天要從早上7點干到晚上7點,加班是家常便飯。憑著他的干勁和努力,很快被老板任命為主管,工資漲到750元,有屬于自己的辦公電話、辦公桌以及單身宿舍。在袁有江的管理下,部門有了很大改觀,各項工作運作得有聲有色。后來老板又任命袁有江為生產經理,工資漲到1200元,負責廠里的一切事物。
02年,摸爬滾打了十年之久的袁有江辭職開始創業。他要開一家線路板廠,可存折上只有不到3萬元的存款,袁有江和妻子借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遭遇尷尬和冷眼。他們辛苦奔波了三個月,終于籌集到40萬元。在一個小企業老板的提議下,袁有江開始注冊工廠,租廠房,訂購設備。等工廠成形,袁有江邀請一些有經濟實力的朋友過來考察。老家一個做大生意的朋友看完工廠之后決定借50萬元給他,但是他以股權作為抵押。袁有江滿口答應,畢竟有了試產的資金了。然而試產并非意味著成功的開始,在接下來的幾年里,袁有江次嘗到創業的艱辛與痛苦,深刻地體悟到創業僅僅依靠勤奮和埋頭苦干是遠遠不夠的。
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創業浪潮的沖擊下,06年,袁有江的公司終于走入正軌。08年金融危機時,許多小公司紛紛倒閉,大公司開始大幅度裁員,袁有江卻憑借豐富的經驗安全度過。而今袁有江公司的年產值已達數千萬元,成為行業內的新生力量。這樣的成績在后經濟危機時代尤顯得難能可貴。
漫漫人世路,蕓蕓眾生忙。試問成功為何,成功如何尋,其實全在人心。當一個人,勤奮堅實地走下去,不斷追求進步去學習,心懷虔誠地走在自己的路上,也許他就已經走在成功的路上了。敢問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創業成功沒有捷徑!
相關資訊